39个欠发达县域产业振兴投资推介会举行

1月5日,四川省39个欠发达县域产业振兴投资推介会在成都举行。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级协调机制召集人于立军出席并巡展,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政企合作、产业对接,着力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在区域联动、优质资源整合上做文章,推动欠发达县域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增强内生造血功能,为早日摆脱欠发达地位提供坚实支撑。

此次推介会是今年托底性帮扶省级层面举办的产业投资和联合招商活动,集中展示了39个欠发达县域优势资源和特色产品,吸引了来自全国1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商协会参加,39个欠发达县域与参会客商“一对一”进行了产业对接。会上,省经济合作局集中推介了39个欠发达县域投资机遇、发布了“投资机遇清单”,苍溪县、马边县、若尔盖县、炉霍县、美姑县作了产业投资推介,深圳盛屯集团、上海麦金地集团、结对省级商会浙江省四川商会作了发言,均表示积极支持托底性帮扶项目建设。

会上还举行了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13个、协议金额73亿元,其中现场集中签约项目7个、协议金额47亿元,市(州)自行签约项目6个、协议金额26亿元,涉及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领域。

省直有关部门、省政府各驻外办事处,浙江驻川工作组,相关市(州)及39个欠发达县域相关负责人参加。

2023中国商飞—四川大飞机产业培育会在蓉举行 签署大飞机产业合作备忘录

12月28日,2023中国商飞—四川大飞机产业培育会在成都市新都区举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与经济和信息化厅签署了大飞机产业合作备忘录。副省长左永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围绕推动研发攻关、提升配套能力、促进产业聚集、举办重大活动等方面加强合作,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四川企事业单位进入中国商飞配套体系,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会上,中国商飞上飞公司还与多家在川供应商签署采购协议,加大采购力度。中国商飞四川公司与川内有关地区和企业签署合作意向书,计划建设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共同推动国产大飞机规模化系列化发展。(记者 张红霞)

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厅

为厚植市场沃土,推动产业发展和企业培育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进一步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让城市更多的场景具象成为可感知、可视化、可参与的城市机会,成都创新推出“城市机会清单”,通过梳理解决方案征集、规划设计编制、技术联合攻关等供需信息,分类形成《政府需求清单》《政府供给清单》《企业协作清单》《企业能力清单》四张清单,为城市和企业资源共享共用搭建统一开放平。

 

https://www.chengdu.gov.cn/chengdu/c128551/zt_jhqb.shtml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在成都正式投运

被誉为“民航智谷”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于12月11日在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投运。示范区由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为依托,是全国首个民航科技示范区。副省长左永祥参加投运仪式并讲话。

示范区一期投资106.3亿元,建设用地1721亩,总建筑面积62.65万平方米,将建成16个民航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和1个验证中心,包含43个实验室、108个平台和1个验证模拟机场。

数据背后,是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要建成民航业完整产业链的“雄心壮志”。示范区涵盖空管、适航、机场、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新兴技术应用等领域。目前示范区已经积累了不少上下游合作伙伴,包括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长期合作伙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还有华为、京东、阿里、顺丰、腾讯等企业,将形成研发、实验、测试、验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着眼未来,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尤其看重民航产业新赛道的开发。比如城市无人机运输以及双碳背景下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研发,都将是剑指千亿的产业新风向。

值得一提的是,民航科技创新示范验证中心将建成全球首个民航模拟验证机场,可以全天候实现机场、航空运输和新兴技术测试验证工作,同时还可开展民航科普教育,承办大型科技展览活动。(记者 蒲南溪)

省政府召开研究优化全省营商环境工作专题会议强调 以控制成本为要 满足企业发展所需

12月11日,省政府召开研究优化全省营商环境工作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出台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措施,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省委、省政府坚持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聚焦企业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力营造便捷优质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配置高效的要素环境、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实干笃行的作风环境,全省营商环境质量持续优化。

会议强调,要聚焦企业最看重的成本问题,明确具体举措和目标,确保可操作性。要拿出“真金白银”,体现“真情实意”,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物流、融资、用能、用工等成本,让企业看得见变化、看得见干货、更有获得感。要对标全国一流,充分借鉴兄弟省市和发达地区成熟经验,瞄准最高标准持续努力。要转换角度换位思考,政策创新跟着企业诉求走,积极听取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及时补齐营商环境短板。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着力提高政策知晓度匹配度,多开绿灯少设路障,着力解决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推动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落地落实。(记者 吴忧)

2023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大会在广安开幕

12月7日,2023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大会在四川省广安市开幕。国内外知名整车企业、核心零部件生产商及供应商、汽车领域相关专家学者等齐聚广安,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变革,共推产业创新,共抓产业招商,共谋产业发展。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指导,广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联合主办,以“新动能·新生态·新机遇”为主题,围绕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绿色、安全等行业热点和前瞻问题进行研讨,促进川渝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搭建产业招商平台,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完善汽车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生态、新机遇。

开幕式后,举行了广安投资推介会暨投资四川·广安专场项目签约仪式,并举行了高峰论坛,多位院士、行业专家,整车企业、零部件龙头企业、跨国企业高管等开展研讨,发表主旨演讲。

据悉,此次大会内容丰富,期间将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深化合作对接会、新能源汽车整车及“三电”发展新方向主题研讨会、新能源汽车“天府行”等多项主题活动。

作为四川距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地级市,全国唯一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广安近年来深入实施“产业支撑”战略,坚持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抢抓川渝携手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机遇,持续壮大以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特别是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安市把优化投资兴业、干事创业“两个环境”作为重要抓手,从企业所需、所忧、所盼出发,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势”,让企业家投资广安、发展心安,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目前,广安已集聚汽车制造企业179家,形成了产品研发、模具设计、零部件制造、专用车整车总成的完整产业链条,产品涵盖汽车发动机、模具、铸件、内外饰件等1000余种,是全省汽车零部件门类较齐全、产业链较完整、集群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建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园区6个,是川渝地区汽车产业最重要的核心零部件配套基地之一。

“长江班列”首发 四川新增一条便捷经济东向物流大通道

“长江班列”首发
四川新增一条便捷经济东向物流大通道「相关图片」

十二月十日,成都开往湖北荆州的铁水联运“长江班列”首发。胡志强 摄(C视觉)

 

12月10日,成都开往湖北荆州的铁水联运“长江班列”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中心站首发,四川新增一条便捷经济的东向出川物流大通道。

该趟班列搭载着钛白粉、元明粉、玻璃纤维等物资,将经铁路到达湖北,在荆州港“铁转水”,通过长江水运分拨至江苏、上海等地。运输时间将由原来全程水运的15—20天,缩短为10天左右。

开行“长江班列”是我省落实国家“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优化我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班列由蜀道集团作为省级运营主体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共同开行,以铁水联运有效提升运输时效,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发展。

“长江班列”初期计划每日双向开行各1列,货源以元明粉、玻璃纤维、铁精矿、化肥、叶蜡石粉、锂辉石等为主。远期实现全年2500—3000列常态化双向开行,逐步形成辐射整个西部地区的“长江班列”货运物流网络。

预计到2030年,将完成对三峡枢纽1500万吨以上的通航运量缺口分流,约占未来三峡枢纽分流运输总量的30%,有效解除川渝及西部地区水运交通所带来的掣肘,为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四川力量。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出席首发仪式并宣布发车。(记者 王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