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安出台十六条举措助力提振消费
9月23日,江苏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江苏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助力提振消费十六条举措》,助力推动江苏经济持续回稳向好。
一是激发消费动能。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实施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在有条件的汽车集中销售区、大型社区周边、二手车交易市场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代办新车注册登记、二手车转移和临时号牌核发等车驾管业务,试点推行机动车解押抵押线上办理,扩大常州新车上牌“一件事”改革试点成果,实现机动车合格证、进口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等联网核验。精简“首秀”“首展”等大型活动审批流程,压缩许可审批时限,将原来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进行审查调整为5日内,适当放宽可售票数、人数限制。合并同类安全许可,对同一承办者同一年度在同一场地举办的多场次同类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活动,实行一次性申请、一次性许可。
二是保障消费场景。护航夜经济发展,全省合理开放4000条夜间临时停车路段。便利出入境服务,做强“警企直通车”品牌,依法依规为企业商务人员紧急出国(境)考察、业务洽谈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和批量备案服务。助力新业态发展,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做好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网联汽车、电商平台等新技术新业态规范应用。优化企业备案审核,联网、等保备案审核时限由30个自然日、10个工作日分别压缩至20个自然日、7个工作日。助力旅游经济,加快推进酒店入住等实名登记场景电子身份证试点应用。
三是维护消费环境。开展消费领域突出违法犯罪研判打击,依法从严从快查处一批民生小案和有影响的合同诈骗、非法经营、制售伪劣商品及涉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犯罪案件,对垄断经营、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的“街霸”“市霸”等违法犯罪,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
四是便捷消费服务。聚焦公安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理,整合公安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职能,将原本需多次跑动的业务关联打包,提供11项必要联办、11项可选择联办的“菜单式”服务。探索创新公安政务“背包服务”,深化公安政务服务进驻企业、进驻社区、进驻村组,为企业群众提供上门办、帮代办服务。(来源:江苏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