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着力畅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2025年09月18日 11时09分 

安徽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力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着力畅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一是贯通产学研:“双盲困境”如何打破。安徽省以‘产研’融合为主轴,深入实施产学研、产研用、产研金、产研服融合等行动,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互动起来,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供给侧重点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夯实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是新兴产业成长和未来产业培育至关重要策源力量,需要有长期主义的定力。需求侧重点引导大学和科研院所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产业发展需要,搭建各类泛在、通用、便捷的技术对接、撮合交易平台,推动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选题和科技攻关活动,联合科研界和产业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体制机制上优化考核制度设计,根据学科领域不同采取差异化的考核方式,比如工科,应着力于工程技术,以解决产业中的实际问题为考核指标。二是赋权赋能:成果转化热情如何激发。要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完善的成果转化服务,帮助畅通堵点、降低门槛。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给敢闯敢试的科研人员更有力的制度支持,让敢于试错,激发创新创业的动能与热情。三是生态建构:“独角兽”的丛林如何育成。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建设一批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新型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建设创新联合体,推动“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梯次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支持大企业成为“链主”,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初创企业加速孵化,构建“乔木—灌木—苗木”创新企业梯队,形成梯次发展的良好生态。(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