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出台10条举措支持“玩”出新花样
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安徽省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十条举措》。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发放文旅消费券。安徽省将统筹各级财政资金支持文旅消费券发放,优化发放流程,方便群众领券用券、即用即享。开展省第十二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省级统筹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看演出、读书等惠民消费。落实“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旅消费行动计划。加大非周末和淡季优惠力度,推动错峰消费。将拓展文旅消费空间、丰富演艺主题产品。具体包括:推动文旅赋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支持在城市工业遗址打造文创园区,在商业空间嵌入沉浸式业态,在公共空间打造开放市集。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发展乡村市集、“村咖”、田园音乐、乡村剧场、乡村博物馆等新业态。统筹投资和消费,谋实一批新业态新场景,遴选20个“文旅消费新场景项目”,省级给予每个项目10万元激励。支持文化场馆创建旅游景区,推动景区植入新型文化空间。提升数字文旅消费,推动全省文博场馆和景区等主体,应用元宇宙、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技术,发展沉浸式、互动式观展及游玩项目。支持合肥等市开展低空旅游试点。
二是推动“跟着影视去旅行”。将推动开展“跟着影视去旅行”,以“剧游联动”提升消费体验。同时实施“艺术旅游”赋能提质工程。鼓励演艺进景区、进商圈,对举办“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系列活动的市,开展省级展演的每场给予10万元补助,开展其他展演的每场给予3万元补助。支持A级旅游景区推出一批“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的旅游演艺项目,规范发展一批“剧本杀”、主题密室等沉浸式文娱产品。针对当前文旅市场上的“研学热”“博物馆热”,安徽省将实施研学旅游品质提升工程,举办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开展优秀研学旅游服务机构遴选,推出百件优秀课程和百条精品线路,培育研学旅游品牌,推动各地因地制宜给予激励。制定研学旅游服务标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开展革命文物主题月活动,推进淮南武王墩、含山凌家滩、凤阳明中都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红色、绿色、古色研学基地。同时打造“安徽有礼”品牌,支持全省博物馆加大文创商品开发力度,推出一批“镇馆之宝”文创产品。
三是支持“博物馆奇妙夜”。安徽省要发挥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引领作用,丰富夜间文旅消费业态,搭建共享舞台,常态化举办民俗演艺等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商业”融合发展,挖掘特色美食,策划精品夜游项目,延伸文旅消费链条,构建夜间业态矩阵,打造一批夜间文旅消费地标。鼓励文博单位拓展服务项目,合理延长经营时间,开设夜间专场,支持在周末举办“博物馆奇妙夜”等活动,扩大接待规模。加快改造、新建一批旅游公路,发展一批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遴选发布一批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引导错峰出行、合理消费。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强安全监管,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