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借力东西协作激活地标产品 打造“平台产销”消费帮扶新路径
通江县坐拥“通江银耳”“青峪猪”“罗村茶”“空山马铃薯”等多项国家地理标志或区域特色产品,品质优良、底蕴深厚,却长期面临流通不畅、链条不全、附加值低等发展瓶颈。
自2021年与浙江省兰溪市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通江县借力兰溪产业与市场优势,持续巩固前期协作成果,以市场化思维发展农村电商,探索出“平台+产销”融合的消费帮扶新路径,有效激活地标产品价值,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位于通江县城的“壁州创谷”,是四川省众创空间、首批乡村振兴红色电商教学点。2024年,该园区带动销往东部省份农产品3000万元,间接带动300户农户增收。
通江县出台《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730万元,用于电商园区运营、市场主体培育、产品包装设计、电商人才培养、公共服务配套等。组织电商人员赴东部地区学习12人次,邀请东部电商专家培训5场,累计培训电商从业人员600余人次,举办电商创业大赛、网红主播大赛等活动4场次。
引进浙江优秀管理团队,搭建“创业+电商+直播+服务+农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平台,积极对接外部资源、拓展融资渠道、提供技术支持,成功培育电商致富带头人6名,孵化电商企业销售额超百万元14家、超千万元2家、超3000万元1家、超5000万元1家;同步培育MCN机构3家,打造粉丝量近500万的短视频账号1个、年带货额超百万元的账号3个,孵化本地网红24位。
其中,本土企业“三牛科技”已发展为贯通“东部+西部”、融合“线上+线下”的综合性电商企业,在金华设店、建加工点,实现跨区域发展。
整合金融保险、劳务输出等10余种资源,升级电商服务站点107个,与农户签订直供协议,有效推动通江农特产品上行,切实把“互联网红利”扎根乡村。
对接工行“融E购”、建行“善融商务”等20余个企业平台,2024年线上销售银耳、腊肉、青花椒等农特产品9000万元,带动线下销售2.3亿元。
举办“通江农特产品兰溪推介会”、网红直播带货等活动,设立“村货直卖店”,破解山货出山难题。“通江大米”“空山土豆”“巴山土鸡”等滞销品变身网红爆款,农产品销售价涨幅超过50%。
推行通江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通江味道”,实践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落实产品标准,统一生产流程和技术规范,提高通江产、通江造市场美誉度和知名度。
建设同仓共配智能分拣中心,整合5家快递企业“退城入园”,开通城乡物流专线11条,实现乡镇全覆盖,快递物流成本同比下降25%,2024年,通江快递上行量增长24%,下行量增长18%,打通农村物流“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
电商发展促进产业融合:新增“通江大米”“巴山麻王”火锅底料生产线各1条,建成“蓝之美”蓝莓加工车间1000㎡,“兰溪—通江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基本成型,同步推进龙池谷、秋锦山等省级农旅园区建设,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从“输血”到“造血”,从“帮扶”到“协作”,兰溪与通江正携手走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消费帮扶新路子,让深山好物走出大山,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让乡村振兴的底色越来越亮。